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和员工保持亲近感





  和员工保持亲近感

  征服自己比征服别人更重要。古人有句话:人必自强而后强人。你先得把自己当块料,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角色定位才能真的成为一块好料。

  记得我硕士毕业时,和很多领导一起吃饭,多数学生都说感谢老师,说自己真不容易,终于毕业了。我当时喝多了酒,说应该是“巴结群众、重用自己”,当时领导们不高兴了,说这么多领导你巴结群众,其实我那时候才25岁,但是我真这么想。你说巴结领导,机关里领导就那么几个,所有人都在巴结,大家在竞争中会互相踩,而且你也没有竞争优势,你要巴结领导就是把自己糟践得更厉害,领导才有面子。反过来我巴结群众,我要求做前排观众,有机会变成小领导,如果有20个群众,你在他们心中都很有威信,最后领导就得巴结你,因为如果没有群众支持,领导就没得吃,每个群众给你一口你就饿不死,如果巴结领导,领导不待见你,你就饿死了。

  所以你得把自己当成千里马,不能等别人把自己当成千里马。要把自己定位好,去发掘自己的潜质。

  ——冯仑《巴结群众,重用自己》

  管理者最忌讳的就是跟自己的员工有距离,这个距离是心理上的。只有能够跟员工打成一片的管理者,才能构建出最好的团队,用冯仑的话说,就是巴结群众。这里的巴结,自然是一种略带夸张的说法,事实上,只需要跟他们做朋友就可以了,让他们感觉到温暖,也就是常说的人性化管理方式。

  冯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是很有亲和力的,即使面对一个普通的员工,也不会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在制定公司的战略方面,他又是自信的,甚至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他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也有足够的经验来支撑这部分自信。

  这就是一个管理者应该有的素质了。低姿态,可以让自己融入团队,这样就能及时发现团队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员工们的真实想法。之后,就可以制定具体的措施,来让团队更加有凝聚力,更加有效率了。如果跟员工距离较远,不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甚至员工都不敢跟你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么又谈何发现团队中的问题呢?

  但在决策的时候却不一样,团队要有一个和谐温馨的氛围,但也要有尊重领导,执行领导意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有效率可言。如果一个领导为了跟员工拉近距离,将自己的姿态也放低了,在决策上也每个人的意见都听,那么往往就会因为决策过程而错过时机。总之,员工的意见要参考,但不能凌驾于自己的判断之上。这个主次之分,还是要有的。

  管理者,要保持心理上的优势,让员工信服自己。同时,也要保持姿态上的优雅,让员工乐于跟自己接近,愿意和自己交朋友。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气氛,也最融洽的团队。

  做人要自强,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不能自大,不能过于狂妄。要明白,我们充实自己,看重自己,是为了获得认同感,是为了取得成就,实现自我,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如果觉得想要显示自己厉害,就得拼命贬低别人,那么就是走错了路了。而事实上,有很多管理者确实是这样的,对普通员工不够尊重,没有一个平等的认识。要明白,团队之间,人格是平等的。决定位置差异的,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在涉及能力和经验的时候,要强势,但不涉及这方面的时候,则要给别人尊重。只有这样,团队间才会有温馨、和谐而又向上的氛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最难把握的,太近了,容易彼此不把对方当回事,太远了又有很多话不能直接说。而管理者与员工们的距离,就更难把握了。有些人觉得,管理者是领导,就要有个领导的样子,不能跟员工走得太近了。也有人认为,管理者要亲民,要能跟普通的员工打成一片,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好地跟他们打交道,更好地去管理他们。

  其实,这两种说法,也对,也不对。管理者是要跟员工往来,也要有一种亲和的关系,但不能太近了。像有些领导,跟员工称兄道弟,这个就有些过了,显得没有规矩。而跟员工距离太远,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势,也是不合适的。那样会让员工有一种敬畏感,从而不敢表露自己的心迹。这样就造成了沟通上的不畅,也是不利于团队发展的。

  一个好的管理者,一定是在心灵上跟员工没有距离,但在身份上跟员工有差别的。具体的表现就是:员工乐于跟他分享自己的心情,说出自己对团队、对公司的真实感受。想要做到这点,就要给人一种亲和感,平时要做到针对事却不针对人。只有这样员工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害怕被领导穿小鞋,从而唯唯诺诺,表面上敷衍。

  还有就是,一个跟员工没有心理距离的领导,是能够得到员工们的真心拥护的。他们会自觉地为公司付出,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想要做到这样,靠的就是关怀员工,替他们着想。人都是有报恩的情结的,如果你对一个人好,对方肯定也会回报你同样的好。因此,不要将员工放在自己的对立面,像防着自己的敌人一样,防着他们偷懒。如果那样做了,员工也一定会产生抵触情绪,抽空就会偷懒。

  再者,能跟员工打成一片的管理者,往往都能在团队中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让员工从这种氛围中找到一种认同感,产生情感归属。这样,员工就会更愿意跟公司一同发展,有更大的稳定性。而这样的团队,也必然是配合默契,能发挥出更大效率的团队。这些,都是于公司发展有利的。

  总之,在对待员工的态度上,要符合我们的社会法则,要讲制度,也要讲人情。最好的做法就是虽然不是家族企业,但要像经营自己的家一样经营企业。把非家族企业打造成一个家的管理者,才是真正成功的管理者。

  将员工当成自己的朋友,让他们安心,让他们舒心,更让他们放心,那么员工也一定会回报给你一个惊喜。打造出这样的团队之后,管理者也一定是轻松的,能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