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8节(1 / 2)





  卫生室,杨清坐在炕上,手里正在织着毛衣,空间中有羊毛线,有羊绒线,也有棉纱线还有普通的毛线,有从别的世界存下来的,也有之前在百货大楼买的。

  她正在织的毛衣,是一件厚实的男士毛衣,不用说,这是给杨父织的。

  织的花纹是后世常见的一种绞麻花的花纹。

  家里几个有三个小的没有去读书,这不,早早的吃过早饭就哒哒的跑了过来。

  “小姑 ,小姑,我们来了。”杨清都不用出去 ,就知道来了几个人。

  很快的厚重的布帘被掀开,三小中最大的孩子是五岁的建军,一手牵着大房的建秋,一手牵着三房的建兵。

  哒哒的走了进来。

  三小都不用杨清帮手,自己拖过来小板凳,然后一个个的爬上来。

  熟练的很。

  爬上来,一个个的乖乖的坐在炕桌的另外一边,拿起边上给她们准备好的小玩具,自己玩起来,有积木,有七巧板,自个儿玩。

  渴了自己倒茶壶中的水喝,各自有杯子。饿了想吃零嘴了,边上有小姑给她们准备的三份零嘴,一人一份,不许吃别人的。

  三小玩累了就自己躺进准备好的被窝中,睡上一觉。小姑做午饭时,他们就跟着去烧火,帮忙打杂。

  三小对于各自做什么,同样熟练。

  就像是流水线工人知道自己每天固定的工作在什么地方,是做什么的。

  几个孩子三家都有。常常会不小心把他们爸妈说的悄悄话给说漏嘴说出来,杨清有时候听见,听的哭笑不得。

  已经正式进入猫冬,大雪的天,都没有什么事。都在炕上待着,冷的很,外面行人少。

  一大三小,岁月静好时,外面响起繁杂的脚步声,是隔壁村的一位村民,没有进门就喊着,“杨大夫,杨大夫在家不?”

  “在。”杨清忙下炕,穿好鞋子。

  “杨大夫,我家那口子发作了,本来有接生婆,可我家那口子说,你不去,她不生,在家里死活喊着要您去。”一个二十几岁快三十岁的爷们儿,此时一脸的无奈。

  “行,走吧。”

  杨清忙去背上医药箱,对着五岁的侄子说,“小军,你等下去告诉爷奶一声,就说小姑去隔壁生产大队接生,让你奶过来帮小姑做晚饭,知道不?”

  小豆丁认真的点头,“嗯,小军知道,马上去报告奶奶。”

  踢着小短腿就要下炕。

  炕上的其余两个拍着胸脯说,“小姑,我们看屋,一定乖乖的。”

  这事常出现,出了接生,有些时候村民伤到了脑袋,脚之类的,也是她上门去服务。

  几个孩子也已经习惯了。

  杨清前脚去,后脚部队就来了人,还好几人。

  开着车来的。

  来了没有见到杨清,他们只能等待。

  杨父杨母赶过来时,几人正逗着炕上的两个孩子,小豆丁杨建军被爷爷抱着进来。

  看到屋子里这么些人,小声的在爷爷耳边说,“爷,之前没有外人。”

  “好,爷知道。”放下孙子,与已经见到人就下炕的顾朝阳,陈干事他们几个,说起了话。

  几人给杨父敬礼,陈干事与杨父熟悉。立马说明来意,但来意也是加工过的。

  真实的嘉奖理由,是不能说的。杨母听完以后,忙让老头子去喊几个儿子来,还有支书小叔子杨林来。

  这事不能只当是蒙在碗底的肉,还得让村里人知道,要不然以后不知道有些什么人在背后嚼舌根子,说闺女日子好,钱财来历不明。

  他们可不想让人说嫌话,让小叔子也见证见证,至少让自家人知道。

  老爷子也是如此考虑的,他腾腾的跑出去,直接奔村部。没过多久,跟来的除了杨林还有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彭纪海。

  陈干事性子圆滑,负责与几人交楼,闲聊。

  杨母在厨房做饭菜,因为有客人,一向节俭的杨母难得的每个菜都放了好些油,还是猪油。切下来一块肉,放在锅边解冻。

  炒几个鸡蛋,用把干蘑菇泡发洗干净再切的碎碎的,然后再加入鸡蛋一起炒。

  还有做了一条炖鱼,贴玉米饼子,家里的饭菜做的香喷喷的。

  一桌子饭菜,香的哟,周围的空气中都飘着饭菜香。

  几位军人一直说不能吃饭,可正主没有回来,他们暂时也走不了。

  还是顾朝阳私底下说:吃吧,等下留下钱与票就行。

  几人想想也是,只能如此。

  晚饭前,杨清不只是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两只本地猎狗。

  刚出生的,是接生那户人家隔壁的一位老猎人养的一对猎狗夫妻的后代。

  出生还不到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