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方容琨笑道:“我身边的朋友很多,有不少退休老干部很喜欢听京剧的,所以也被拉着科普了许多,恰好就知道这个袁荣寿是谁,他虽不出名,可他的徒弟杨子柏却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宗师,也是杨氏唱腔的创始人呐。”

  方容琨看靳木桐一副迷茫的样子,不由莞尔,果然现在去了解这些事的年轻人不多了。

  他接着说道:“所以说,这个茶杯若是普通人购藏,由于它是晚清民窑而可能导致价值不高,如果,它能够落在戏迷藏家手里,那也算是很有纪念意义的藏品了。”

  “原来是这样。”靳木桐喃喃道。

  这个杯子不会太值钱她已经有判断了,方教授所说的五万到十万也正是她的心理预期,只是没想到竟然还有其他的价值,不得不说,这些消息远远超出了她的期待。

  靳木桐的心中一喜。

  而靳木桐对这些名字没有反应,在茶杯里躺着翘着二郎腿的小老头却逐渐瞪大了眼睛。

  这个人怎么对它的来历知道的这么清楚的!而且连人名都说的一点不差。

  小老头忍不住张大了嘴巴。

  张得太大,下巴脱臼了,他连忙朝几人看了看,嗯,没人发现。

  于是他便抬手托着下巴,往上一抬,咔的一声,合上了。

  小老头放下手,重新躺了回去,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淡定样子。

  靳木桐和方容琨的对话一字不落的传到了汪阳的耳中,他的表情从一开始的轻蔑,等着看好戏,渐渐地已经变得呆滞了。

  怎么可能!她真的从一个店里,不要钱捡了个宝贝回来?!!

  师父做出的鉴定,他向来是没有任何怀疑的,但正因为如此,他就越是不敢置信。

  他一个高材生都没有看出来的东西,她竟然远远地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古董?

  他的反应自然也是落在了方容琨的眼中,方容琨顿时淡淡的说道:“你有什么补充的吗?”

  汪阳听出了师父语气中的严厉,顿时低下了头,老老实实道:“没有。”

  只是,他眼底的不甘心怎么都看的出来。

  见此,方容琨也只得在心中叹了口气,也不再理会他,认真的看向靳木桐问道:“这茶杯盖你会修复吗?”

  他已经见过靳木桐修复的小陶俑,知道她有一定的水平,可也看得出她是初学,会修陶器未必会修瓷器,而且,这次的瓷杯盖要比小陶俑碎很多,难度也大不少。

  靳木桐想了想:“这个瓷杯盖我修复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目前的确不会。”

  汪阳原本因为这盖碗瓷杯的价值还有些不高兴,此时听见靳木桐说自己不会修复,心里顿时平衡了,上次茶馆捡漏不过是运气罢了,可不是什么事情都能靠运气的,这古董修复可不是一日之功,她一个初学者不会修复这杯盖很正常。

  方容琨听了以后,说道:“你不会的话,接下来这段时间,我可以教你如何修复这个杯盖。”

  汪阳瞳眸紧缩,脱口而出:“师父!你真以为这是谁都能学的会的吗?她才刚接触古董修复,连工具都不认识,怎么可能你一讲就能学得会啊!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方容琨听了忍不住笑了:“我也教过你类似的茶盏的修复方法,而且你也有一定的修复经验了,要不我们来打个赌如何?”

  汪阳瞪大眼:“打赌?赌什么?”

  他心想,难不成师父以为他还不如这靳木桐不成?

  靳木桐也有些好奇,不知道方教授要让她跟汪阳打什么赌。

  方容琨看向两人:“接下来我将教你们同样的修复技艺,给你们都讲一遍,也示范一遍,我拿同样的一件瓷器给汪阳修复,一周以后出结果,谁的完成度更高,谁就赢了这赌注。”

  汪阳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有输的可能,赢过这个小菜鸟?那有什么好玩的?那不是实力碾压么?除非师父有什么好处。

  “师父,我赢了又能如何?”

  方容琨想了想:“你赢了的话,我便送你一件礼物,不过你输了的话……”他拉长尾音,似乎在郑重考虑。

  汪阳微微挑眉:“我怎么可能输。”

  方容琨忍不住一笑:“我是说万一,万一你输了的话,就来靳木桐的店里给她实习三个月,并且不能拿工资,你愿意吗?”

  这激将法让汪阳心中很是暴躁,听师父的话,怕真觉得他有可能会输,这简直是对他能力的侮辱,汪阳咬咬牙:“我倒是无所谓,而且师父你想送我东西也不用这么拐外抹角的吧。”

  靳木桐耸耸肩:“方教授肯亲自教我,我求之不得呢,我接受这个挑战,不过要稍微修改一下规则。一周后如果我输了,不用让方教授出手,我便送你一件礼物,绝对不是敷衍的那种。”

  汪阳忍不住笑了:“那你注定要破财了。”

  方容琨听此,忍不住哈哈大笑:“好,既然你们都答应了,那我今天先进行示范教学,汪阳,你去把你那用来练习的瓷片拿来吧。”

  第16章

  汪阳依照师父的话拿来了平时日常练习用的瓷片, 有碎片也有完整的,满满的一箱子全是, 方教授从中挑选了差不多的青花瓷釉,就在“品古斋”内现场教学。

  拼接的环节,汪阳练的比较多,而靳木桐之前已经成功修复过两个陶俑,这个环节应该难不倒她,方教授便着重讲了如何用颜料和画笔仿造晚晴时期的烧造工艺进行接缝修补和做旧。

  “清朝晚期由于国力羸弱,工匠的水平和审美也随之下降, 这个时期用的最多的绘画方式为平涂, 而非前面几朝的点绘, 可是我们在修复的时候不能直接平涂,要用这样的手法进行分层次的修复, 这样完全干了以后才像。”

  方教授讲解的非常细,而且每一个步骤都操作的非常清楚,靳木桐受益颇多。

  大师就是大师, 一上手就看出不同, 她之前虽然已经修复过古董, 可手法方面还是稚嫩了许多,靳木桐仔细看着方教授的动作,一边用心的记着。

  “看明白了吗?”方教授耐心问道。

  靳木桐点头:“明白了,不过还得好好练练才行。”

  汪阳冷哼了一声:“可不得好好练练么, 这可不是一天能练出来的。”